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您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构建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构建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职业教育跨多重“社会域”,与乡村振兴有内在逻辑自洽,是连通教育与“三农”的枢纽,具有基础、先导作用,需有效发挥其服务功能。


共同体是积极群体统一地对内、外发挥作用的结合关系和有机生命组合。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是后扶贫时代的趋势。因此,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梳理与实效提升,本研究就校地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逻辑、系统机制与推进路线进行探究。


一、校地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理论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体相关研究主要为:着力要素互动,强化城乡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基于贫困治理新格局,构建反贫教育共同体;发挥促进人的本质功能,建设集职业学习、技能培训、科技研发等于一体的功能综合体;发展现代学徒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构“稳固双赢”的师徒命运共同体;谋求发展共生,打造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


综上所述,相关研究更多立足职业教育整体范畴,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细化分析仍不深入,多为基于城乡互动、贫困治理、本质功能、师徒命运、共生利益等角度提出的对策构思,基于构建逻辑与系统机制的命运共同体深度分析仍有不足,这正是本研究确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切入点与“构建逻辑与系统机制”的立足点的依据。



2.实践基础。


国外乡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主要有学校主体、企业主体、校企双主体和行业主体四种驱动模式;国内同样由多元主体推动,形成“校园+田园”“学历+技能”“中职+高职”“定制+协同”等“校企、校村、校农”合作模式。多元主体的融合实践样态、校地合作的内生发展探索,为本研究基于“校地”视角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础。


二、校地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逻辑

基于理论与实践基础,从起点、价值和行动三个向度梳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构建逻辑(如图1所示)。


微信图片_20230410155837.png

1.起点逻辑。


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是由复杂要素构成的有机生态系统,供需错位等结构失衡问题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服务功能发挥。产教平衡机制的实质是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前者从后者获取资源满足自身发展,同时前者充分服务后者实现协同进化。因此,立足“产”“教”两端(乡村振兴、高等职业教育)及桥梁(产教融合)分析逻辑起点。


第一,乡村振兴内涵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立体性的内涵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校地命运共同体构建提出了“全系统、广范围”要求。


第二,类型教育特征彰显。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都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类型“社会化、跨界、整合、融入人终身发展”的时代特征蕴含着高等职业教育及校地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融通态、联动体”起点。


第三,产教融合高质量实践。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方向。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耦合,推进专业群、课程体与岗位群、价值体同频共振。长效机制是产教融合发挥实质效用、推进系统变革的基石,因此校地命运共同体需要“长作为、远效益”。


2.价值逻辑


基于“全系统、广范围”“融通态、联动体”“长作为、远效益”的起点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的应然价值包括经济影响向综合影响转变、单向扶助向双向共生转变、眼前效益向长远效益转变。


第一,经济影响向综合影响转变。过去,乡村职业教育更多重视实际能力、工作就业与经济收益,凸显“工具理性”。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阿玛蒂亚·森的能力贫困理论对于可行能力的重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于知识、技能的存量及人力资本的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应该突出基于人的全面、持续发展的“价值理性”,把培育主观能动性、内生发展力作为重心。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现代化”目标升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凸显经济、文化、生态与社会等综合效益,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方向多元化、功能全面化。因此,校地命运共同体的影响由主要依托农业的经济领域拓展为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入“三农”、高效赋能振兴的综合领域。


第二,单向扶助向双向共生转变。对于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存在“为农”“离农”“城乡兼顾”等观点,都是将高等职业教育视为乡村振兴的外围要素来审视两者关系,偏向于前者单向扶助后者的视角。而校地命运共同体则着眼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向共生:一方面,服务向度。高等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直接动力与发展效能。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精准扶贫的“扶志”“扶心”“扶智”“扶业”等思路,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质服务系统,稳健产教平台,重构协同秩序,推动企业、社会组织、农民、从业者等内生发展并最终受益。另一方面,反哺向度。乡村振兴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广阔空间与可靠支撑。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与服务乡村振兴需依托乡村自然、文化、经济资源及衍生功能,将提质培优实践在“祖国大地上”“乡村田野中”,乡村振兴战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动力、专业(群)优化源泉、课程建设灵感、社会服务载体、就业创业阵地。在此基础上,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从互为手段、外围帮扶向互为目的、内部聚合转变,校地命运共同体形成双向融通、共建双赢、互促共生的发展格局。


第三,当前效益向长远效益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确立与行动轨迹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短视定位、短期发展的误区,导致教育效益偏向眼前,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应强调“长期动态”“后续跟踪”的服务理念,实现从“阶段性培训”到“全过程培育”转变。校地命运共同体与乡村振兴战略内在目标、系统内容的长远性相匹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发展定位、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长远性相协调,通过长效机制改革与常态行为优化,破解多主体协同难、多需求统筹难、多领域融合难、多环节衔接难等问题,追求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改革并高层次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并高质量发展、校地命运体系深度内嵌并高水平治理的长远效益。



3.行动逻辑。


立足综合影响,依托双向共生,着眼长远效益,借鉴唯物辩证法“要素—结构—功能”的立体互动逻辑,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方向为:


第一,要素上,由乡村产业向城乡全域拓展。我国教育扶贫从物质、技术入手到综合治理,凸显由产业到全域的发展逻辑。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城乡融合”定位日益明显。校地命运共同体全面依托城乡全域的生产、生活、生态载体,着眼“新三农”问题,服务乡村学习型社会建设,以人的全面、持续、多元发展及价值实现为中心,以情感“爱农”、角色“留农”、价值“为农”、技能“善农”、素养“护农”、效能“兴农”为行动脉络,从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全要素发力,在产业提升、文明建设、社会改革、城乡融合等维度展现高等职业教育立体化的要素覆盖、系统化的服务贡献。


第二,结构上,由学校教育向复合供给变革。(1)对象与层次结构相统:“三教”统整、“三职”统筹。在依托校地命运共同体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出孤立、单项式教育供给的误区,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三教”整合发展,促进农民群体及其子女、农业从业与创业者、农村居住与建设者等不同对象的教育统筹;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三职”衔接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层次递进、各有所长的供给侧。(2)主体与内容结构相连:“政校企社民”联合、“动权机能”联动。充分发挥政府、院校、乡村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的主体作用,协同共育、协作共管,多重力量、多方互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多元供给;转变“唯技术技能”的固有思维,形成“动权机能”联动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框架,即针对教育对象,激发内生动力,丰富发展权利,赋予职业机会,创优社会能力,进而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高素质社会公民。(3)阶段与方式结构相融:职前职后融合、教育培训融汇。传统的学校教育思维下,高等职业教育更为重视职前教育特别是学历教育,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要将职前职后一体化、系统教育与专项培训相结合,立足不同阶段和多种方式,注重非传统学校生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工巧匠、基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生态工程师、文艺创作者等乡村振兴人才。(4)应用与发展结构相通:“六业”贯通、科教联通。高等职业教育要依托产业、面向行业、对接职业、优化专业、着眼就业、培育创业,设计生产型、技术型、服务型、管理型、创业型、文艺型、保障型等多种人力资源发展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撑;同时,以产业为中心,促进科学、科技、科研与教书、教学、教人的联动相通,提升科研转化效率,实现技术增效振兴。


第三,功能上,由阶段互动向持续耦合升级。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要以“多主体分担责、多中心同合力”为核心,组建多元化、协同性组织进行跨界治理,实现功能的阶段性向持续性延伸、互动层向耦合层深化,建设办学(以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为主)、教学(以院校与企业为主)、验学(以企业与社会组织为主)、督学(以政府、行业协会、第三方组织与社会公众为主)、助学(以政府、企业为主)等全流程衔接、多环节递进的系统化、平衡化、动态化治理机制,实现校地命运共同体持续增能。



三、校地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机制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过程,从动力、运行与保障三个层面分析校地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系统机制(如下页图2所示)。

微信图片_20230410155841.png


1.动力: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建成长闭环。


第一,应适产业升级、融合与创新之需,助力新引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面临升级(农业现代化提升发展水平)、融合(农业内、外部融合赋能发展动力)、创新(数字化等丰富发展业态)三种趋向,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提供方向匹配、标准相通、数量适当的人力资源、技术转化等要素支持,特别是在专业(群)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1+X技能证书开发等方面改革创新,反映产业需求并前瞻引领产业变革。

第二,应适农学习、提能与发展之需,增长新黏性。适应服务对象的职业特点与组织特征,校地命运共同体要构建岗课赛证(岗位匹配、学习培训、竞赛评价与资格考核)一体化、知技情意(善农兴农之知识技能、爱农为农之情感、留农护农之意志)综合化、硬软学制(固定与灵活)组合化、农学(田间与课堂)流动化、理实(书本知识与乡村经验)互动化的乡村振兴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第三,应个体特征、差异与职向之需,孕育新变革。针对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精准识别个体特征并进行差异化策略设计,提升教育过程的实用性和培训内容的靶向度,培育劳动与管理能手、技术与艺术工匠和“新农科”领域(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健康、乡村发展)等不同职业趋向,满足岗位专业化及跨界融合发展需求。


第四,应综合管理、重构与优化之需,提供新动能。探索服务视野创新与工作内容变革,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态保护与开发、社会管理与文明等方面着重发力,构建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谱系与供给框架。



2.运行: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构融合场域。


第一,以区域乡土性为脉,融地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使命。相关院校、企业等要立足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与未来,依托地域资源禀赋差异与现实需求,科学定位校地互动方向、积极适应校地合作路径、灵活创新校地共生策略,初、中、高多级衔接,将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与特征同“农本”和“乡土”充分耦合,校地深度联动构建命运共同体。


第二,以城乡互动性为络,融级域。伴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人力、资金、技术、文化等多种经济社会要素在城乡间频繁流动,高等职业教育要从省市、县区、乡村多层谋划,以构建城市品牌、服务县域特色、针对乡村特征为思路,精细布局包括城市院校、县区职业培训中心、乡镇技能转化基地、村落社区学习空间等在内的教育体系,满足多层次、全类型的服务需要。


第三,以模式多嵌性为魂,融双域。相关院校充分对接地理分散性、农业季节性、生产周期性等特点,丰富乡村振兴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专业群信息库等资源,依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现代学徒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远程教育等模式,配套学分银行、半农半读弹性化等制度,将学习域、工作域充分融合互嵌,创新工作成果、技术创新同学绩、学分的转化认证机制,建立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与学历、学位“双提升”渠道,实现双域间灵活转换与动态调整。


第四,以平台发展性为体,融全域。搭建以人才培育、科研攻关、技术转化、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互通、政校企联动的命运共同体平台,通过产业试验与教育改革园区、乡村振兴学院等载体,释放服务活力。



3.保障: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筑教育生态。


第一,宏观框架设计。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发力、院校作为、社会保障的多主体参与、多层次协作的联动治理与长效运行机制;完善权、责、利有机统一的内部调控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符合教育规律、适应振兴需要、体现类型特征的产教融合绩效考核机制和校地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筑共担当、同使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体系。


第二,微观方案细化。深化改革市场化、社会化办学体制,建立健全理事会等校地命运共同体治理结构,完善乡村振兴相关企业、村镇与社会组织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本补偿机制,提升市场要素与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建立常态化、精细化的决策管理机制和灵活化、效率化的产教城融合、产学研协同制度,保障良性互动;构建以实际效果为中心、全方位覆盖、重视“第三方”意见且多主体参与的分级分类规范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进而通过校地命运共同体培养用得上、做得好、留得住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校地命运共同体的推进路线


在系统机制的引导下,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推进路线为:



1.集群整合,提质服务系统,充分赋能。

为适应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需要在产业链条化、专业集群化中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将产教关系从“先办后促”转为“同步共融”,构建产业链与专业群深度整合、互相促进、同频共振的校地命运共同体路线。


第一,创优服务要素。一方面,专业集群中重视创新方向。深度围绕涉农产业链需求,科学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农业+”“+乡村”专业集群并动态调整,契合业态创新、数字乡村、美丽乡村等方向,提升高等职业院校优势、特色专业群与地方主导、现代产业结构的匹配度。另一方面,技能上强化经营管理。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基础功能,尊重人的多元价值,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及乡村社会发展所需的市场策划、电子商务、文化开发、绿色发展等综合能力与学习意识、法治思维等非技术素养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服务范围。

第二,培育服务方式。一方面,组织与个人全覆盖。校地命运共同体面向乡村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社会组织,针对专业种养户、农场主等个人,衔接庄园经济、田园综合体等新型主体,启迪民智、激发民慧,强化主体作用,增强乡村组织与个人的内生动力与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效率与绿色全统筹。高等职业教育在绿色育人体系、绿色技术服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维度全方位推进低碳乡村与生态经济落地,践行绿色发展方式,提升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效率。

第三,激活服务渠道。一方面,覆盖化基础上的定制化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咨询与服务、人才培训等标准化服务充分覆盖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特色特别是聚焦县域产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在模块化课程、活页化教材等教育改革中。另一方面,资产化基础上的双向化流动。高等职业教育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技术、资金、人力、项目扶助思路,推动智力成果、智能技术、智慧模式“三智”资产化,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企业、社会组织、乡村精英间“三智”资源的合作共育、流通共享、优化共升机制。

第四,畅通服务体系。一方面,培育“产—教—产”互嵌式融合服务体系。以“教”为纽带,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促进产业创新并前瞻引领乡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方向,培养兼具“软素养”“硬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探索“文—产—文”递增式成长服务体系。“文”包含文化知识与文化治理双层含义。文化知识指产业前沿、职业发展、专业技能、文化传承、生态保育等知识体系;文化治理指乡村振兴文化发展体系(兼顾保护与开发)与乡村振兴社会文化体系(包含环境、行为、精神与制度)。以“产”为载体,高等职业教育基于服务供给认知、活化与增值乡土文化,塑造个人素养、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提升乡风民风、职业情感与乡村情怀,进而实现高水平文化促进产业提质,高质量产业反哺文化繁荣,文化与产业价值联动递增、共同成长。


2.创新增效,稳健产教平台,深度联动。

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构建以联盟统筹、空间互动为基础,“园区—基地—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校地命运共同体融合体系。


第一,多元统筹,城乡互动。在传统职教集团或联盟的基础上,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政府、院校、企业与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协同发展,以理事会、委员会等形式进行运筹管理与整体协调,确立协作育人、共同服务乡村振兴的多主体权利与义务,搭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共生平台,精准服务、精益管理。注重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为引领,城市优势资源辐射乡村院校,乡村特色定位支撑城市院校,以乡村为本位构建城乡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圈,办学集约化、避免重复化、注重特色化,促进城乡间职业教育资源的联动流动、共建共享,实现对职业教育薄弱地区或产业薄弱领域的补缺,将人力资源的数量基础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优势。


第二,园区共建,产教一体。由政府牵头,高等职业院校、乡村企业及社会组织充分参与,依托特色产业功能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园区或乡村职业教育改革园区,部分先行示范、逐步有序拓展。园区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深度结合地方实际,融合不同企业及社会组织需求,跳出传统院校边际,跨院校、集优势重构专业群培养计划、课程结构、师资教材、实训设备等资源并多向开放共享。同时,立足园区探索混合所有制运营,校企等多元主体以资源、资金、知识创新、技术体系、管理模式等参与办学,实现教学、学习、生产、工作过程的合一,以园区为载体实现产学研融通、产教联动共生与高度一体化。


第三,基地孵化,稳健对接。在园区集中化“攻坚”的基础上,成立乡村振兴学院,通过技术技能孵化基地走进“田间”“乡野”实现集约化“克难”。基地既是乡村振兴中所急需的农业生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技术技能的研发与转化平台,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师生的实践与锻炼平台,还是乡村企业及社会组织的创新与开发平台。基地促进学校师生与企业员工、职业农民的双向流动与身份互认,将教育教学、学术科研、教师锻炼、学生实训、技术转化、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专利申报与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对接,将院校课题与企业项目协同共育并转化为现代农业生产力。


第四,中心培育,提能增效。将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甚至老年教育相结合,针对县、乡、村产业、资源等特色,推进生态文化保护中心、综合素养教育中心、技术技能推广中心、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乡村振兴“众创空间”)、社会文明发展中心等不同功能中心发展,衍生出技能大师工作室、手工技艺传习坊等多元形式。各功能中心对接高等职业院校的虚拟仿真云等信息化资源,充分体现为农便捷性、育农综合性、对农接地性,促进农民主体能力与乡村发展功能“无缝对接”,提升相关企业综合化能力,增效所在地区高质量发展。




3.改革治理,重构协同秩序,长效发力。

第一,明确核心主体角色,五位一体治理。政府、院校、企业作为校地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主体,实现“多元共治”。首先,政府发挥规划统筹的主要角色,在农业、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税收等方面进行政策、制度创新和资金、资源配套等战略推进,赋权赋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其次,高等职业院校承担改革供给的主导作用,优化办学定位、更新教育资源、丰富服务方式。最后,企业履行社会参与、对接市场的主体责任,细化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拓展与延伸产教融合的宽度、深度。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院校、企业、社会、民众”一体化参与的校地命运共同体现代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乡村社会组织(村委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和民众(农民、企业经营者、创客、外来经营管理者等)的“信号塔”“动力站”作用,立足人才培养与流通、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多重领域,厘清不同主体间的功能定位与权责关系,实现耦合性协同、融合型治理。


第二,变革校地合作关系,产教同频共振。在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中,校地关系从简单的资源型合作走向技术创新、知识产品的生产型合作,从依托单一资源、短期项目的互动升级为围绕核心技术、现代产品的共投入、同进步,在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导向下,推动农业关键技术攻关。为构建产品定位科学、校地关系清晰、内部结构合理、互动发展有序的“农业科技共同体”运行机制,推动创新意识落地、创新团队发力,需要基于技术专利、产权归属、经营方式、利益分享等命运关系核心内容进行顶层规划与细化设计,提升治理效能,进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校地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陶静,天津职业大学,讲师,硕士;吕函霏,天津职业大学,副教授,硕士;朱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讲师,博士。本文刊发在《教育与职业》杂志2023年第7期。